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国。在中国汽车迈入高质量出海的新阶段,如何借助数字化转型,促进全球化产业链协同,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是中国汽车品牌关注的重要话题。
4月18日,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在同日举办的“扬帆远航·数字化转型之下的中国汽车出海新征程”主题论坛上,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顾春霆表示,随着中国汽车自主产业链的强大,从中国工厂向海外市场出口汽车,甚至在中国研发全球车型,都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汽车的出海方式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逐渐摆脱“出海低端”标签,发展迈向“双循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上升。今年1月至3月,中国汽车实现了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了70.6%,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达到了24.8万辆,同比增长了1.1倍。而作为申城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有8家整车企业落地上海,600多家国内外主要零部件企业在沪布局。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中国汽车企业正从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发展阶段,转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全新发展阶段。”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华看来,中国及上海汽车产业出海的新趋势包括三个特点,一是出口市场结构趋向高端化;二是产业链布局趋向全球化;三是汽车出海转向低碳化、绿色化,新能源出口占比提升。
张国华举例道:“中国及上海汽车出海,过去主要目的地是以伊朗、阿尔及利亚、智利等国家为主,出口的品类单一、单价也比较低。但是随着去年我们车企的新品发布,并且推向国际市场,现在30多个国家每个月新增订单超过1万辆,带动了乘用车的出口均价,由原来8万元左右达到现在18万元左右,逐渐摆脱了出海低端的标签。”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企业也在持续加大海外产业链布局,建设创新研发中心、生产工厂、营销中心等,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构建具有全球化服务能力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将国内领先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扩展到海外,并与当地的产业良好生态协同成为关键。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陈泓表示:“展望未来的10到15年,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的争夺将持续地升级,中国车企应该牢牢地抓住这一轮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窗口期,通过国际化的布局,通过数字化的转型,抢占发展变革的黄金赛道。”
全球布局云服务能力,为中国车企出海筑牢数字底座
随着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全球化业务和管理的复杂度大幅提升,需要构建具备全球化服务能力的云基础设施,来实现全球一体化的高效管理和协同,降本增效,强化韧性。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和出行总裁钟翔平认为,中国车企进军海外,首先是要确保基础产品能在当地市场高效部署。“上云”可以助力车企高效处理数据,快速上线应用,精准制定海外营销和运营策略,提升企业应对变化的敏捷适应能力,实现全流程降本增效。
据介绍,目前大多数中国车企采用的方案是使用国内和国外两朵云,甚至是多朵云。在多云异构场景下,车企部署业务的复杂度增加,开发和运维的标准也难以统一,这都会导致企业面临非常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挑战。
“选择一朵拥有全球服务能力的云,会让车企海外市场拓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钟翔平介绍道,“目前,我们在全球运营了超过100万台服务器,提供EB级的云存储服务,可以覆盖全球26个地区,拥有70个可用区。让车企在统一的云的体系内,为各个国家的用户提供服务,也为中国车企征战海外市场,提供强大和稳定的数字底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