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鼎臣
“为人民办实事 做百姓暖心人”“情系群众 惠及百姓”……走进湘乡市昆仑桥街道昆仑桥社区,一面面居民送来的锦旗悬挂在醒目位置。“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在湘潭市、湘乡市人大代表,昆仑桥社区书记兼主任彭敏看来,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评判履职成果、工作成效的“金标准”。
(资料图片)
1981年出生的彭敏,是在昆仑桥社区长大的。2003年毕业参加工作,她又回到了社区。“都说基层压力大,我刚来社区上班时,压力更大。”彭敏说,“因为我对这里太熟悉了,群众曾戏称这里为‘昆仑桥、烂瓜瓢’,可见基础条件之差、问题短板之多。何况这里住的都是我的老熟人、老街坊,如果做得不好,对不住人啊!”
彭敏所说的没错,昆仑桥社区位于湘乡市老城区,辖区内多为无物业管理小区和散户,鲜有2000年后建设的楼房,人口结构也较为复杂,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这就是当时的实情,无法回避。如果我们依照惯性只做规定动作,‘老大难’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群众的意见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敢闯敢拼敢首创。”彭敏说,“但饭要一口一口吃,长年积累的问题,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得分轻重缓急,一个一个来。”
彭敏带领社区干部认真走访、摸排,发现老百姓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就是老旧房屋的居住问题。
直四街棚户区就是一个典型。这幢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四层老屋,曾“蜗居”了59户居民,每户面积只有20到50平方米不等,大家共用简陋的公厕,还经常漏雨渗水。“由于年久失修,老屋存在安全隐患,已经不是‘居住品质低’层面的问题了,而是威胁人身安全的大问题。拆迁迫在眉睫。”彭敏说。
彭敏通过代表建议向有关部门反映,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拆迁工作,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住得更好、住得安全,是楼栋居民的一致诉求。然而,涉及拆迁具体事务时,不少居民也有担忧和顾虑:“老房原本面积不大,拆迁款不够置换新房咋办?”“补偿会不会厚此薄彼?”……很多人都在观望。
可彭敏心里急呀!当时老楼已被鉴定为危房,晚一天搬迁就意味着多一分隐患。但她相信,只要把居民合理的诉求解决好了,顾虑消除了,他们自然会配合拆迁。
她向居民承诺:所有拆迁补偿一律公开,统一标准,困难群众的合理诉求在政策范围内予以支持。与此同时,她一一了解居民需求,利用人大代表的资源优势,主动帮助寻找房源:无论是想买新房还是二手房,或者租房过渡,都能精准提供房源信息,供居民参考选择……通过一系列精准且暖心的服务,59户居民在50天内全部签订征拆协议,提前2个多月完成任务。如今,老楼所在的位置已被改造成了美丽的生态停车坪,有效解决了老城区“停车难”问题。
“群众的‘刚需’,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彭敏告诉我们,老旧小区改造通常是分片区推进的,这样确实能更好地统筹工作开展,但在基层实践中,也经常出现一些亟须改造的楼栋因未纳入当年的片区,没有及时得到修缮改造的问题。为此,她以人大代表身份向相关部门建议,应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刚需”为切入点,更加科学地选定、铺排项目。在她的推动下,黄家牌楼教工宿舍等老楼得以及时修缮改造,当地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整洁的沥青道路、美观的文化宣传墙、崭新的配套设施……如今的昆仑桥社区,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真正美好的社区,不仅要有精美的外表,更要有精细的管理、精准的服务。”外在条件不断改善后,彭敏又在思考该如何推进社区内涵式发展,积极探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之路。他们正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积极发挥基层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的作用,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助力社区发展。
“说实在的,我们基层人大代表能推动解决的,都是一些‘小事’,但这些却是关系到群众利益的‘大事’。能为基层群众做点实事,很开心。”彭敏说,“在今后的履职过程中,我将认真落实‘四敢’要求,充分发挥来自基层一线的优势,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做基层群众的‘知心人’‘代言人’‘守护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