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太原。本报记者王昕摄
近日,省政府印发的《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美丽山西建设的行动指南,对我省美丽山西建设目标进行了规划。
划定三个目标布局美丽山西
从近期目标(2025年)看,美丽山西建设短板加快补齐,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初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绿色低碳体系初步形成,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健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稳定消除国考劣Ⅴ类断面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汾河等全省重要河流基本实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森林覆盖率达到22.6%以上,草原退化趋势有效遏制,华北地区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从中期目标(2030年)看,美丽山西建设将实现显著成效。基本完成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市县两级美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业态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绿色价值观念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黄河中游和华北地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从远期目标(2035年)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全面呈现。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表里山河蓝天常驻、绿水长清、黄土复净。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全面完成,为能源革命和解决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难题贡献出“山西方案”、打造出“山西样板”。
勠力攻坚打造美丽宜人环境
《纲要》提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三晋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强化协同治理,实现“蓝天常驻”。我省分区制定实施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明确空气质量达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和重点任务,力争早日实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越过美丽蓝天“标准线”。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完成居民生活和采暖散煤清零,推进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深化氮氧化物减排,到2035年,臭氧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强化成品油监管,持续开展成品油行业污染治理专项整治。加快构建“外集内配、绿色联运”的公铁联运配送体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让繁星闪烁扮靓美丽夜空。 强化“三水”统筹,实现“绿水长清”。我省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控地下水开发利用,拓宽中水回用途径;深化水污染治理,构建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新增化工园区实现废水不外排。全面完成城镇市政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到2035年,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95%;加强水生态建设,持续精准开展生态补水,保障河流生态流量。开展“清河”专项行动,清除底淤等水体内源污染。到2035年,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 我省推进土壤安全利用,严格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加强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实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控。强化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把工业固体废物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推动主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回收处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为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提供土壤安全保障。
筑牢安全屏障塑造美丽生态
我省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加强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泉域湿地保护,守护好“华北水塔”,坚决筑牢黄河中游和京津冀重要绿色生态屏障。 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澜。我省统筹推进黄河流域流经县、流域区、全省域保护治理,扎实推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城镇环境治理设施补短板、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等五大攻坚行动。推进沿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增强黄土丘陵沟壑区域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加快生产矿山改造升级。到2035年,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全部完成。 构筑生态屏障带,扮靓三晋大地秀美绿装。我省以太岳山——中条山为主体,实施自然保护地建设,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加强林地草原保护,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采伐,保持永久性公益林相对稳定。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不低于26.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4.5%。强化全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严格外来入侵物种防控。 强化“七河”“五湖”综合治理,保证水清河畅纵横三晋。我省全面提升河湖(库)生态环境质量,构建“源、点、环、带、景、文”水生态治理修复新格局,建立良性循环的健康河湖(库)体系。保护地下水和岩溶大泉,减少地下水开采。到2035年,全省地下水超采区水位逐步回升,达到合理开采控制线。加强湿地保护,将所有湿地纳入保护范围,优先保护具有生态价值的天然湿地,扩大湿地面积,推进退化湿地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
本报记者张剑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