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进入5月中旬,银行再掀起新一轮存款降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查阅资料看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一年期个人定期存款利率为1.65%,两年、三年、五年期的个人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2.15%、2.60%、2.65%。存款利率已经进入“2时代”,存钱还划算吗?利率调整对汇率和百姓生活会带来哪些中长期影响?
(相关资料图)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员蒋鸿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存贷款利率双降最直观的感受是,作为储户自身的收益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但作为债务人自身的还款压力也的确在减轻。由于寻求更高的收益率,资金会从储蓄市场向更加多元的投资市场溢出。存贷款利率降低是否会使得居民消费增加仍有待商榷,疫情对居民行为模式的转变和出于复苏动力不足的担忧可能会大幅提升预防性储蓄的动机。与欧美高通胀导致的高利率水平相反,我国利率走势恰与之相反,这种差异也会影响汇率。利率差异的存在驱动了人民币汇率承压,因此,当前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时隔近半年重回“7”字头,汇率变化又可能从商品贸易途径影响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蒋鸿宇告诉记者,从宏观角度看,居民关心的不是财富增长速度的高低,而是财富差异化增长幅度的大小,后者是影响居民效用变化与否的根本因素。倘若财富能力允许,可以构建多元分散的投资策略,重新考量不同流动性资产的配置比例,并对核心资产和家庭主要成员购置风险保障,保持一定的现金流以应对重要转变,在负债总体规模可控内适当地撬动杠杆。对于投资知识欠缺的人士,还是本着“少赔就是多赚”的原则,不要触及陌生领域或复杂市场,做重大投资决定前不妨与家人或信得过的朋友沟通交流。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宋效军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大家手里有闲钱不用,可以继续做无风险、低风险的定存、保险理财。如果有一定金融专业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可以考虑低点买入黄金,或者关注资本市场“中特估”投资机会,在中字头低估值、现金流充足、股息高的股票调整时介入长期持有,或关注一些“走出去”、海外收入占比高、市场竞争力很强的民企股权投资,提高资本利得和财产性收入。
根据央行公告,1天和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分别为0.80%、1.35%,协定存款利率为1.15%,活期挂牌基准利率为0.35%。如以此为标准,则国有四大行1天和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的上限分别为0.90%、1.45%,协定存款利率上限为1.25%。多家银行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于5月15日进行了调降。
申万宏源高级宏观分析师屠强分析称,此次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调整,可能有部分个人或企业将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投向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以及其他资管产品中,拖累M2增速表现,或进一步加速居民将资金从表内搬至表外。
蒋鸿宇表示,这种产品过强的流动性会导致银行有意或无意地高估其负债稳定性,也会进一步地降低各项行业监管指标的预警有效性,使得各类准备金的保障能力实际不足。在当前全球银行业步入动荡期的大背景下,各类潜在的风险都需要格外关注和事前处理。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利率下降,将起到保障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防止过度竞争推高市场价格的作用。
多家机构分析,约束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核心目的是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那么,银行未来的业绩会怎样?
蒋鸿宇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业绩主要依赖存贷利差,近年来,贷款利率持续走低,存款利率虽然随之下降,但存贷利差区间逐步收窄,银行经营压力增大。作为特许经营和对经济民生产生重要影响的行业,银行业整体的稳健性还是有所保障。从个体来看,银行业绩是一个长期关联的过程,倘若某家银行当期表内收益率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原因之一可能是该机构整体风险偏好较高。因此,未来当资产质量承压下行时会出现更大的问题。从投资策略来看,倘若是追求分红收益,国有银行经营业绩和股价较为稳定。倘若是追求超额回报,则须注意中小银行年报外的隐藏信息,防止重大声誉风险和产品亏损。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邹朵
标签: